巧茶:穆斯林的茶、西方人的毒
巧茶:好茶?还是好毒?
当今世界可全球一体,四海一家,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其实都在默默地享受着其它人群创造的文明。以植物为例,我们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就是水乳交融,空前繁盛。中国人的茶,影响着全世界,非洲人的咖啡塑造着新世界。美洲人的辣椒与橡胶,亚洲的香蕉与芭蕉等等,都深刻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。
今天早上与一同事进林子,突然看到了一种奇特的茶饮植物巧茶(Catha edulis),就是这种独特的改变世界的植物之一。与咖啡一样,巧茶起源于热带非洲,然后在阿拉伯世界广受流传,然后被全世界知晓。因此,巧茶拥有众多的名字,如阿拉伯茶(Arabian tea)、埃塞俄比亚茶(Ethiopian tea)、索马里茶(Somali tea)、也门茶,最经典的是被英译为巧茶(khat)或东非罂粟。
巧茶事实上并不是茶叶所属的山茶科,而是卫矛科巧茶属的灌木,起源于东非的埃塞尔比亚地区,后来在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世界流行。巧茶由于叶片中含有令人兴奋的化学物质卡西酮,所以人们常常嚼碎食用,用来缓解疲劳。特别在也门、肯尼亚和埃塞尔比亚,据称人们对巧茶的钟情与着迷,就像中国人在茶馆喝茶。著名的文学家狄更斯曾经描述说,中东人喝的巧茶,味道就像“一杯浓茶”。后来也有人描述说,喝巧茶就像吸毒一样成瘾。
由于中东的穆斯林世界禁酒和其它兴奋药物,民间因此转向选择其它具有兴奋效应的东西,咖啡和巧茶就是其中的代表。咖啡的流行,就是因为穆斯林世界的禁酒,促生的一种饮用习惯。巧茶也具有类似的历史。
巧茶卡西酮的化学结构与麻黄素、肾上腺素等均很相似
古埃及神职人员食用巧茶
鉴于巧茶具有奇特的兴奋和致幻效果,早在古埃及时代,巧茶就被一些神职人员用在宗教仪式中,服用之后以达到通灵的功效。在古埃及的诗歌中,曾经把巧茶描述为最神圣的植物,食用巧茶可释放人类的神性(C. edulis to be a most sacred plant, a “divine food” like royal jelly to bees, capable of releasing humanity's nascent divinity)受古埃及这种传统的影响,部门穆斯林社会民众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之中,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天堂之花(flower of paradise),通过食用巧茶,以达到与神灵交流的目的。
也门一位男子正在准备巧茶招待朋友
也门的巧茶种植园
作为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的古老传统,很多人认为巧茶的成瘾性还不如烟草和酒精,吃巧茶可以让人感到精力充沛,思维清晰、充满自信,与朋友聊天也特别带劲,且每天有超过2千万的人在食用,其毒性啥的不足为奇。对于也门等干旱国家来说,巧茶种植贸易占据了其三成的经济收入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具有致幻效应的巧茶,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不易理解,难以接受的。
1921年,英属索马里政府颁布精灵,禁止食用和种植巧茶。就像西方当年禁止咖啡一样,不但没禁住,而且成了西方人生活的标配和必需品。巧茶也有这种趋势,虽然被很多国家禁止贸易和输入,但还是偷偷贸易到了欧洲和北美地区(如下图)。
巧茶种植和贸易路线图
巧茶毒理分析认为,巧茶中含有的卡西酮等化合物,吃久能够让人上瘾,药力退了之后,嗜睡、精神错乱,血压升高,甚至厌食,引发心血管疾病等等。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巧茶列入被滥用的毒品之一。
2013年,中国也有报道声称“毒品攻广州 东非罂粟随处卖”,中国政府已将巧茶列入“毒品”打击范畴。不过中国早在云南、海南等地,早已有巧茶引种种植,版纳植物园内也零星有不少巧茶分布。1975年,版纳植物园老主任许再富就从海南兴隆农场引种回来3株巧茶,扩繁种植于不同园区之中。下面几张图即为蔡希陶雕塑旁和东区科研中心种植的巧茶,近日正在发芽、开花和结果。
巧茶灌丛
巧茶的枝叶
巧茶的花枝(朱仁斌摄影)
巧茶的花(朱仁斌摄影)
巧茶的果(朱仁斌摄影)
巧茶的争论还在继续,或许仍将持续很多年。具有悠久食用历史,且从中获益的人,依然会加大种植力度;西方等国家或许或认为具有毒性,造成社会问题,自然不接受巧茶。更牛的是,一些观点认为,巧茶种植与恐怖主义也存在某种关联,在也门和索马里等动乱国家,巧茶种植为恐怖主义提供了资金来源。无论如何,巧茶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改变世界文明的植物,具有非常重要的展示价值,值得我们了解了解。
参考资料
维基:巧茶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B7%A7%E8%8C%B6
Khat: A Harmless Stimulant or a Dangerous Narcotic?
https://www.tripsavvy.com/khat-narcotic-plant-1454064
Patel, N. B. . (2015). "natural amphetamine" khat: a cultural tradition or a drug of abuse?.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Neurobiology, 120, 235-255.
图片来自参考文献或Wiki
假如你想了解更多的自然科学趣事与民族文化
请关注版纳君的微信公众号。